作家曹淑风:身体与灵魂,同时在路上

 2021-08-29    admin

作家简介:曹淑风,河北省灵寿县人,现居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作协副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每一朵花都会微笑》《精彩,于驻足间呈现》。近来开始画插画,发表在报纸杂志散文集内。2016年6月22日,海峡卫视“艺术名家”栏目拍摄了曹淑风的艺术成长之路。

身体与灵魂,同时在路上

文_曹淑风

我的公众号里有这样的简介:想把手绘画好的写作爱好者,想把阅读深入的电影爱好者,喜欢摄影的数学很差的蹩脚生意人……我喜欢这个简介,它有点儿调侃的意味儿,呈现出一个彩色的有透气性的人生状态。

我的确怕数学,源自儿时数学老师的嘲笑讥讽,他没有耐心或是没有好方法打开一个孩子的学习之窍,看见孩子总学不会计算,就直接生气发火,说些难听的话给孩子听,也许他是想用激将法,以此激发开孩子的学习之窍,然而事与愿违,好作用没起到,反给孩子带来坏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恐怖心,一辈子害怕任何与数学有关的事物。

做生意当然得和数学打交道,从报价开始,成本核算,利润,包装资料……但凡这些涉及到计算的,我的大脑总是自动关闭,不论别人怎么教,都学不会……我时常说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可偏偏以此为工作,真是赶鸭子上架,我时常说不喜欢这个工作,可又不得不做——有些事情,不是不喜欢就可以丢开去!

说到摄影——事实上只能算是对准物件儿按快门儿,最开始主要是拍摄雕塑作品,再自然而然扩展到风景之类的内容。DV当傻瓜用,单反当傻瓜用——因为有关数字设置的内容我拒绝搞清楚。后来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又简单方便,从此任何相机都放下……照片拍的好吗?在我看来,也就是因为有点儿美术底子,构图好些罢了,当作生活细节的瞬间记录。

看电影是从小喜欢的。你要是从乡下来,就明白彼时的娱乐方式多么贫乏,一年少有的几次演电影,是整个村庄乃至临近十里八乡人的盛大节日,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纯粹喜悦。这喜悦可以延伸到阅读,然而彼时可供阅读的书又那么少,小人书报纸杂志……都是宝。如今,习惯了电子阅读的现代人,是体验不到捧一本书安静阅读的乐趣的,任何电子读物都不能代替纸质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愉悦感。

想必,喜欢写作源于这些安静的阅读。

不记得是十几岁,我写了一篇自以为是散文的有关乡下秋天的稿子,投给一家报纸,具体内容忘记了,是哪家报纸也忘记了……投出去之后,还不如一片树叶落在水面有气势,树叶落在水面还会有微微轻响,荡起几圈涟漪,我的稿子却什么声息也没有——我也就当它从来没出现过,就此搁置。

搁置了写作,去学画画——没去学画画之前,我曾下决心当个有出息的好农民,至于什么样的农民算是有出息的好,还没来得及弄清楚。

我以为学画画就是学国画,拿了几根杆子不直毛色粗糙的毛笔就去了,发现竟然还有素描速写水粉……而且可以凭此考学。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原打算去看一棵树,却看到了整片草木茂盛的森林!

喜欢铅笔在素描纸上行走的脚步声,像是细雨落在树叶上,纤巧而梦幻。水粉颜料相互融合,变换色相,在水粉纸上层层叠加,渐渐呈现出不同于实物的魅惑感。速写是拿准物体形状的好方法,而我的速写并不好,它需要快速捕捉,不好出效果。

两年之后,考学改变了我的农民身份,开启了四年的河北工艺之旅。学画画改变了我的农民身份,也让我遇见爱情,这爱情牵引我离开故土到泉州,从给他人雕塑树脂样品开始,到开自己的雕塑工作室,再到开自己的金属工艺品公司……其间种种艰难曲折,到如今。

做生意的缘故,早早购置了电脑,工作之外,结识了些喜欢写作的网友,受他们影响,我也开始写。写故乡是最多的,也写在异乡的种种艰辛与游离,当然也有欢喜与幸福。这些文字渐渐得以发表,最初是在泉州的报刊,慢慢走到外面去,由此结识现实中的文友,打开一条链接故乡与异乡的路,让我的灵魂不再漂浮无依。这些文字渐渐多起来,机缘巧合中,两本散文集同时出版,是对之前写作的总结,是继续行走的起点。

在异乡做生意期间,画画被搁置,似乎从来没有学过……不记得是几年前的哪一天,突然又想起,先是拿铅笔勾勒些花花草草,画的不好可以修改,后改用黑笔,画错了将错就错,反而有别样的效果。最初,这些画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直观呈现某些事物的状态。有一天,为开导一个患抑郁症的朋友,画了一个长发长裙的小人儿,举着一支开很大的花朵,配了这样的句子:把小快乐放大,小快乐就能开出硕大美丽的花!这样的图配词发在朋友圈,患抑郁症的朋友喜欢,别的朋友也喜欢,我自己也很快乐。由此发现画画跟文字结合,相互依托相互补充,可以更完美的表达情感。从此,我的每一幅手绘都有了意义,它们表达的是我的思想,确切的说是潜意识,让我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更容易看见情绪波动的缘由,也就更容易平复。

不少师友建议我画大画,比如国画之类,从长远看,大画更能产生经济价值。然而我还是喜欢小画,喜欢它的简单方便,不需要摆台面,只要有笔,任何纸的空白处都可以画:速写本,书页空白处,纸质餐盒的身体及盖子,蛋糕包装,衣服包装,收据背面……只要想画,随手都可以。这些小画渐渐得到认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也为一些朋友的文集配了插图,有的已经出版,有的在出版中,有的刚开始画,有的在预约中,《泉州青年报》刊发了我的手绘报道,海峡卫视艺术名家栏目也播出了对我的采访(写作手绘一起)——这些喜欢与认可,是我继续画下去的动力。

去年三月的某个晚上,我正在坐在沙发上画画,一旁看电视的先生突然建议我开公众号,他说你这么喜欢画,又喜欢写作,应该把这些作品展示给更多人看。我见过别人很火的公众号,由此得到的收益可观的让人咂舌,我也就做起了发财梦,以为凭此可以钱途无量。然而我虽然很辛苦的写字画画耐心布局推文,效果却怎么也追不上想象。我不会追热点发表评论,不会给人出主意排解这样那样的烦恼,不会写情感故事抓眼球,不会编搞笑段子引人发笑……我的淑风画语也就成长缓慢,虽然成长缓慢,但毕竟在慢慢成长。每当有陌生粉丝留评说从我的字画中得到某些启发或共鸣,我就非常欢喜,似乎所有的辛劳都有了意义。慢慢的,我的公众号有了些收益,虽然很少,却也是努力换来的小回报。这些小回报,陪伴我继续走下去……

一切的起始都有缘由,一切的遇见都有缘由,一切的存在都有缘由,事实上,公众号里简介内容倒过来,才是我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数学很差的蹩脚生意人喜欢摄影,电影爱好者想把阅读深入,写作爱好者想把手绘画好——这样倒过来,你会看见做生意才是我的主业,一个人没有主业,就像走路没有目的地,然而一直在一条路上走,又未免太单调乏味,那些爱好是一路上旁枝末节的丰富与喜悦。主业之外的爱好算是跨界么?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它们是一个个窗口,我通过这窗口看见外面,也看见自己的内心。

我看见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只要在路上,就是成功……

原文链接:作家曹淑风:身体与灵魂,同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