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感怀:孤独人生的幸福之约

 2021-08-30    admin

孤独人生的幸福之约

——夏日感怀

南江县关坝镇小学  苏强国

夜幕又挂上天穹,窗棂外的雨不停的下。没有灯火酒绿,没有觥筹交错,唯有朝夕不变的田蛙、蟋蟀协奏曲,裹着潮湿的、淅淅的雨滴声悠然婉转。今年的夏雨似乎更长点,孤独来得更早,寂寞挥之不去。

点上一只云烟,习惯性的从书架上翻看起《战国七雄》第一百二十六页。还依稀记得这样的夜生活,已经伴我静静度过二十九个春秋了。山野静谧的夜晚是孤独的,裹挟着几分太过安静的恐惧。先前读书只是莫名地打发时间,换来心灵的慰藉。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条件反射,茶余饭后,午夜时光,随便摸起一本本书贪婪的看起来。看会书才睡去,睡得更香,更踏实。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我泱泱华夏,文明精髓浩如烟海。通过泛着墨香的书籍,让我穿越时空,包揽山川秀色,吮吸文化的甘露。“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读书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

山沟乡野的夜晚 ,从窗户中透出的几许灯光,那是读书人酣畅淋漓的幸福时光呀!没有绕膝之乐,也莫论儿女情长,书----是伴我不离不弃的知心伴侣,她让我智慧,她是我真正的一辈子的幸福之约!

原文链接:夏日感怀:孤独人生的幸福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