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admin
《童年的梦》 纪实散文 云峰 岁月漫长,却又瞬间,一晃就是几十年。儿时的回忆,至今还会在 脑海里频频闪现------。 大人是孩子的最好启蒙老师,回忆往事,就足以证明了这些。 我小时候,记得父亲担任村会计,回家时经常写写算算,打打算盘 。儿时的我。看在眼里,常摸仿父亲,在练习本上,装模作样写字记数 ,边看边八拉算盘。这样的动作常常被妈妈在一旁看到笑个不停,乐得 合不拢嘴。 有时看到父亲用整张的大红纸,写公开榜或者各种规章制度。看在 眼里,羡慕不得了,觉得每个字都好看,美极了。常此以往,便深深的 印在脑海里。 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贤妻良母。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她一生的修 养。妈妈除了操劳家务外,抽空还做些工艺营生(谱绣)。有的是在衣服 上绣、有的是鞋帽、枕头等。自己琢磨画,材料是彩色丝线,色泽新鲜 。格式的花鸟、动物、家禽、及十二生肖等,栩栩如生。当时有五六岁 的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家是个书香门第,祖辈重视读书。据传,曾祖父虽是一名普通土 窑匠,就能和名扬辽南地区的画竹大师(喜禅和尚)结为拜把弟兄,相 互交流,感情默契。解放初期,当时的龙山村(方圆几十里),举荐爷爷 为村长。曾为村民书写诉状,打抱不平。几位叔叔和哥哥也都是受过党 的教育,上过高等学府,有着较深的文化修养。后来均在不同的工作岗 位上,担任重要职务。他们各有所长,二叔和二哥擅长美术,三叔和五 叔硬笔写的好,四叔软硬笔超强,还会篆刻印章和雕刻版画。一大家子 的艺术氛围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目睹这些,年幼的我如同打开天窗 ,豁然开朗,在脑海里久久的回荡。心里一直在琢磨:多暂能像他们那 样在我的身上升华?一个天真的奇想,在我幼小的心里偷偷地埋下了伏笔 。渴望快快长大,出人头地。 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常来找我玩,因心里装的是我向往的艺术,所以经 常谢绝他们,默默地学习个人的爱好。 开始在石板上用石笔练习写字画画,后来在练习本上练习。二哥学过 的语文书做样子,整天趴在家里照葫芦画瓢。时间长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字也规矩了,画也有点模样了。大人们看到后,除了指导外,就誇我乖 ,心里美滋滋的。 爱好吸引了我,成天写啊画啊,简直着了迷。有时画在兴头上,连吃 饭都顾不上了。妈妈常说,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孩子,学习这么大瘾头。 当时,画过各样东西。什么花鸟、山水、人物、家禽动物等,纯属童 画(照书上图片)。画过朱德、毛主席,画了好多军官(朱总司令),毛主 席画不好就在书上描。为此曾经惹得二哥气哭过,怪我糟蹋书。这些被父 亲和母亲看到后,总能夸我几句。这招厉害,学习的劲头更高了。后来, 我用水彩,大胆的照着年画临摹。曾临过“白蛇传”“牛郎织女”“穆桂英” 等等。虽然不像,但已经超出当时年龄的画作。父亲喜欢的贴在了墙上欣 赏。凡是到过俺家的人,看到了总能赞美几句话来。 首发中财
原文链接:拔萝卜全文免费阅读